花蚁虫429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花蚁虫


拼音注音
Huā Yǐ Chónɡ

别名

多毛隐翅虫
来源

昆虫纲鞘翅目隐翅目科多毛隐翅虫Paederus densipennis Bernh.,以全虫入药。
生境分布

云南。
注意

有毒,不可内服。
功能主治

解毒,杀虫,止痒。主治神经性皮炎,癣疮。
用法用量

本品适量,用75度酒精浸泡3日后,取液外擦患处,每7天擦1次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花蚁虫


拼音注音
Huā Yǐ Chónɡ

别名

黄蚂蚁、花腰皮、大花虫、红腰虫
英文名
yellow ant

出处
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。
来源

药材基源:为隐翅虫科动物多毛隐翅虫的全虫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ederus densipennis Bernhauer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捕捉,鲜用。
生境分布

生态环境:多生活于田边、沟旁及玉米根周围。

资源分布:全国各地几乎均有分布。
原形态

多毛隐翅虫,形如蚂蚁,全身散生褐色毛,鞘翅甚短,长方形,颜色深蓝或暗绿。触角丝状,末端为暗褐色。小腮须由3节、4节组成,第4节甚短,末端成疣状,亦呈暗褐色。后头呈颈状,头及尾端之两节为黑色。前胸背板稍呈卵形,其腹面及足皆为赤褐色。
归经

肺;心经
性味

味苦;性寒;有毒
注意

本品有毒,不可内服。
功能主治

解毒87散结;杀虫止痒。主瘰疬;牙痛;神经性皮炎;癣疮
用法用量

外用:适量,捣敷;或取汁、浸酒涂擦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
2022-11-28


上一篇:花蜘蛛

下一篇:花苜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