珍珠母23

《中国药典》:珍珠母


拼音注音
Zhēn Zhū Mǔ

别名

真珠母、明珠母
英文名
CONCHA MARGARITIFERA

来源

本品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(Lea)、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 (Leach)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 (Dunker)的贝壳。去肉,洗净,干燥。
性状

三角帆蚌:略呈不等边四角形。壳面生长轮呈同心环状排列。后背缘向上突起,形成大的三角形帆状后翼。壳内面外套痕明显;前闭壳肌痕呈卵圆形、后闭壳肌痕略呈三角形。左右壳均具两枚拟主齿,左壳具两枚长条形侧齿,右壳具一枚长条形侧齿;具光泽。质坚硬。气微腥,味淡。

褶纹冠蚌:呈不等边三角形。后背缘向上伸展成大形的冠。壳内面外套痕略明显;前闭壳肌痕大呈楔形,后闭壳肌痕呈不规则卵圆形,在后侧齿下方有与壳面相应的纵肋和凹沟。左、右壳均具一枚短而略粗后侧齿及一枚细弱的前侧齿,均无拟主齿。

马氏珍珠贝:呈斜四方形,后耳大,前耳小,背缘平直,腹缘圆,生长线极细密,成片状。闭壳肌痕大,长圆形,具一凸起的长形主齿。平滑。质脆,折断时成粉屑或小片状,半透明。臭微,味淡。
贮藏

置干燥处,防尘。
炮制

珍珠母:除去杂质,打碎。

煅珍珠母:取净珍珠母,照明煅法(附录Ⅱ D)煅至酥脆。
鉴别

(1)本品粉末类白色。不规则碎块,表面多不平整,呈明显的颗粒性,有的呈层状结构,边缘多数为不规则锯齿状。

(2)取本品粉末,加稀盐酸,即发生大量气泡,滤过,滤液显钙盐的鉴别反应(附录Ⅳ)。
归经

归肝、心经。
性味

咸,寒。
功能主治

平肝潜阳,定惊明目。用于头痛眩晕,烦躁失眠,肝热目赤,肝虚目昏。
用法用量

10~25g,先煎。
摘录
《中国药典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珍珠母


拼音注音
Zhēn Zhū Mǔ

别名

珠牡、珠母(《本草图经》),明珠母(《中药志》)。
出处

《饮片新参》
来源

为珍珠贝科动物珍珠贝、马氏珠珠贝或蚌科动物几种河蚌贝壳的珍珠层。全年均可收集。将贝壳用碱水煮过,漂净,刮去外层黑皮,煅至松脆即成。市售品有采自制钮扣剩下的废蚌壳加工而成。
生境分布

主产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安徽等地。
原形态

动物形态详"珍珠"、"蚌肉"条。
性状

为不规则的片状,大小不一,厚约5毫米。一面浅粉红色,有彩色光泽,一面乳白色,平滑,有光泽;表面有白粉。质松脆,可层层剥离。气无,味淡。以片大、色白、酥松而不碎者为佳。
化学成分

射线裂脊蚌的贝壳中,含碳酸钙90%以上,有机质约0.34%;尚含少量镁、铁、硅酸盐、硫酸盐、磷酸盐和氯化物。煅烧后,碳酸盐分解,产生氧化钙等,有机质则被破坏。
药理作用

以马氏珍珠贝的珍珠层粉末给家兔后,血中钙离子浓度,与给碳酸钙后几无差别。其30%硫酸水解产物,含有:白氨酸、蛋氨酸、丙氨酸、甘氨酸、谷氨酸、天门冬氨酸等氨基酸,对兔的耳壳血管及血压无作用,但能增大离体蟾蜍心跳振幅,降低离体兔肠张力,对兔有短暂的利尿作用。珍珠层4N盐酸提取液能抑制组织胺对离体豚鼠小肠的收缩作用。其乙醚提取液能抑制组织胺对肠管的收缩,防止组织胺引起豚鼠的休克及死亡;对马血清致敏的豚鼠过敏性休克虽不能防止,但对脏器过敏,如对豚鼠离体肠管、子宫的收缩,则有抑制的倾向。

珍珠贝壳粉对小鼠肉瘤-180有抑制作用。
炮制

拣去杂质,敲成碎块,筛去灰屑。
归经

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"入心、肝两经。"
性味

咸,凉。

①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"甘咸,冷,无毒。"

②《饮片新参》:"咸平,凉,微腥。"
注意

胃寒者慎服。
功能主治

平肝,潜阳,定惊,止血。治头眩,耳鸣,心悸,失眠,癫狂,惊痫,吐血,衄血,妇女血崩。

①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"滋肝阴,清肝火。治癫狂惊痫,头眩,耳鸣,心跳,胸腹腆胀,妇女血热,血崩,小儿惊搐发痉。"

②《饮片新参》:"平肝潜阳,安神魂,定惊痫,消热痞、眼翳。"

③《吉林中草药》:"止血。治吐血,衄血,崩漏。"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0.3~1两:或入丸、散。
复方

①治肝阳上升,头晕头痛,眼花耳呜,面颊燥热:珍珠母五钱至一两,制女贞、旱莲草各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常用中草药图谱》)

②治心悸失眠:珍珠母五钱至一两,远志一钱,酸枣仁三钱,炙甘草一钱五分。水煎服。(《常用中草药图谱》)

③治内眼疾患(晶体混浊,视神经萎缩):珍珠母二两,苍术八钱,人参一钱。水煎,日服二次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各家论述

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"此物(珍珠母)兼入心、肝两经,与石决明但入肝经者不同,故涉神志病者,非此不可。"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珍珠母


拼音注音
Zhēn Zhū Mǔ

别名

珠牡、珠母、真珠母、明珠母
英文名
Nacre, Mother-of-pearl

出处

出自《饮片新参》
来源

药材基源:为蚌科动物褐纹冠蚌、三角帆蚌或珍珠贝科动物合浦珠母贝的贝壳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ristaria plicata (Leach)Hyriopsis cumingii (Lea)Pteria martensii (Ounker)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。捞取贝壳后,除去肉质、泥土,洗净,放入碱水中煮,然后放入淡水中浸洗,取出,刮去外层黑皮,晒干或烘干。
生境分布

生态环境:1.栖息于风浪较平静的海湾中,泥沙、岩礁或砾较多的海底,以足丝固着生活于岩礁或石块上,以潮流通畅、水质较肥的海区生长较好。从低潮线附近至水深10m左右均有生长,通常在5m的深处较多。以硅藻为主食,适且生长温度在15-30℃之间,产卵期5-10月,生长速度较快,一般2年壳高即可达70mm左右。

2.栖息于潮间带低潮线附近,以足丝固着于岩礁缝际或珊瑚礁内,且多固着于背风浪的岩石基部。

3.多栖息于水深20m左右的海区,在60m的深处也能采到。

4.生境和分布同合浦珠母贝。

5.生活于淡水泥底稍带沙质的河湖中。

6.生活于江河、湖泊的泥底,行动迟缓。

7.生活于江河湖沼泥底。

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广东、广西沿海,尤以北部湾较为常见,广西合浦产量最高。

2.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及西沙群岛等沿海为育珠的良种之一。

3.分布于海南及西沙群岛为热带亚热带种。

4.生境与分布同合浦珠母贝。

5.分布于河北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等地。

6.分布于全国各地。

7.分布于全国各地。
原形态

1.合渍珠母贝,贝壳为斜四方形,壳质较脆,壳长50-90mm,宽18-32mm,高与长相近,较大个体高可达100mm以上。壳顶位于前方,两侧有耳,前耳较后耳稍小。两壳不等,右壳较平,左壳稍凸,右壳前耳下方有一明显的足丝凹陷。背缘平直;腹缘圆,壳面淡黄褐色,同心生长轮脉极细密,成片状,薄脆易脱落,壳中部常呈磨损状近腹缘的排列紧密,延伸成小舌末端稍翘起,足丝孔大,足丝呈毛发状。壳内面中部珍珠层厚而发达,具极强的珍珠光泽。有的外套膜受刺激后,上皮组织急剧裂殖,形成珍珠囊,且不断分泌珍珠质,才逐渐形成珍珠。壳内面边缘淡黄色,无珍珠层。铰合线直,有一突起主齿,沿铰合线下方有一长齿片。韧带紫褐色,前上掣肌痕明显,位于壳顶下方,闭壳肌痕大,长圆形,前端稍尖,位于壳中央稍近后方。

2.珠母贝,贝壳呈不规则圆形,壳质坚厚,一般壳长110-150mm,大者可达200mm左右,高与长近等,左壳稍凸略大于右壳,壳顶位于背缘前端并向前弯,右壳顶前方有一凹陷,为足丝出孔,两壳耳不明显,壳表面棕褐色或绿褐色,壳顶光滑,暗绿色,其余部分被有同心形鳞片,鳞片延伸至壳的边缘呈棘状或锯齿状,中部鳞片常脱落,多数留有淡白色放射状。壳内面珍珠层厚,有虹彩光泽,铰合线直,无齿,韧带强壮,紫褐色,前上掣肌痕较小,闭壳肌痕宽大,长圆形,略呈葫芦状,外套缘黑色,肛门膜具黑色素,肥厚宽大,顶端有一小突起。

3.大珠母贝,贝壳近五边形,略圆,壳质坚实厚重,成体壳长超过200mm,大者可达300mm以上,重大4-5kg,是珍珠贝中最大的一种,壳稍平,壳顶位于背缘前端,前耳小,无后耳。壳表面鳞片排列不规则,呈灰黄褐色,放射肋淡褐色,老贝壳体鳞片常脱落,显露珍珠层,放射肋不明显。壳内面具很厚的银白色珍珠层,边缘部黄褐色。铰合部后端稍突出。韧带宽厚,脱落后有一凹痕。闭壳肌痕宽大,的肾形,痕面不平滑,有许多横纹。肛门膜舌形,末端宽圆。

4.长耳珠母贝,贝壳近方形,壳长100mm 左右,个体比合浦珠母稍大,壳顶位于前方,无前耳,后耳较长,成翼状突起,右壳较平,左壳稍凸。壳表边缘鳞片层薄,成片翘起。壳内面具银白色珍珠层,闭壳肌痕细长。

5.三角帆蚌,贝壳大而扁平,壳质坚硬,外形略呈三角形。左右两壳顶紧接在一起,后背缘长,并向上突起形成大的三角形帆状后翼,前背缘短小,呈尖角状。腹缘近直线,略呈弧形。壳面不平滑,壳顶部刻有粗大的肋脉。生长线同心环状排列,距离宽。贝壳内面平滑,珍珠层乳白色。

6.褶纹冠蚌,贝壳较大,略呈不等边三角形。前背缘冠突不明显,后部长高,后背缘向上斜出伸展成为大形的冠。壳的后背部自过错顶起向后有一系列的逐渐粗大的纵肋。腹级长近直线。壳面深黄绿色至黑褐色,壳顶常受侵蚀而丢失表层颜色。珍珠层有光泽。

7.背角无齿蚌,贝壳外形呈有角突的卵圆形,前端稍圆,后端呈斜切状,腹缘呈弧形。后背部有自壳顶射出的三条粗肋脉。壳面绿褐色。闭壳肌痕长椭圆形。壳内面珍珠层乳白色。
性状

性状鉴别 (1)三角帆蚌,完整的贝壳,略呈不等边四角形。壳面生长轮呈同心环状排列。后背缘向上突起,形成大的三角形帆状后翼。壳内面外套痕明显:前闭壳肌痕呈卵圆形,后闭壳肌痕略呈三角形。左、右壳均具2枚拟主齿,左壳具2枚长条形侧齿,右壳具1枚长条形侧齿;具光泽。质坚硬,气微腥,味淡。

(2)褐纹冠蚌,完整的贝壳呈不等边三角形,后背缘向上伸展成大形的冠。壳内面外套痕略明显;前闭壳肌痕大,呈楔形,后闭壳肌痕呈不规则卵圆形,在后侧齿下方有与壳面相应的纵肋和凹沟。左、右壳均具1枚短而略粗的后侧齿及1枚细弱的前侧齿,均无拟主齿。

(3)合浦珠母贝,完整的贝壳呈斜四方形,后耳大,前耳小,背缘平直,腹缘圆,生长线极细密,成片状。闭壳肌痕大,长圆形,具一突起的长形主齿。

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灰白色。①珍珠层较大碎块灰白色、灰黄色或淡黄棕色,小碎块近无色。表面多不平整,呈明显的颗粒性,有的块片呈片层结构而较松散,易断裂,边缘具不规则锯齿状,小碎片几为单片。②棱柱层碎块少见,淡黄或灰黄色,断面呈棱柱状,断端大多平截,有的一端渐尖,有明显的横向条纹,少数条纹不明显;顶面观偶见,呈多角形或类方形。
毒性

大鼠灌胃珍珠层粉的半数致死量 >21.5g/kg,经皮给药的半数致死量 >31.6g/kg。以珍珠层粉均匀混于饲料中,连续喂养刚断奶后的大鼠2月,478ppm剂量组和1,434ppm组给药2月后,均未见到体重增长有所影响(P>0.05),但在4,300ppm组,对体重增长则有影响,雄性大鼠在给药第7天和第8周,体重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(P
化学成分

1.合浦珠母贝,贝壳主含碳酸钙92%以上,有机物5%,其中以角壳蛋白为主,尚含铝、铜=、铁、镁、钠、锌、磷、钡、硫、氯、钾、硅等多种无机元素。贝壳珍珠层粉含氨基氮0.35%,其贝壳硬蛋白(conchiolin)由苏氨酸(threonine),甘氨酸(glycine),脯氨酸(proline)天冬氨酸(aspartic acid),谷氨酸(glutamic acid),丙氨酸(alanine),丝氨酸(serine),精氨酸 (arginine),亮氨酸(leucine),缬氨酸(valine),酷氨酸(ttyrosine),苯丙氨酸(phenylalanine)异亮氨酸(isoleucine),赖氨酸(lysine),组氨酸( histidine),蛋氨酸(methionine),胱氨酸(cystine)等17种氨基酸组成,还含有三种非蛋白质水解产物氨基酸:牛磺酸(taurine),鸟氨酸(ornithine),丝氨酸磷酸酯(serine phosphate)。珍珠层粉中的无机元素有钙、钠、钾、镁、硅种。贝壳棱柱(prismjatic layer)层含氨基酸以甘氨酸、亮氨酸、丝氨酸、组氨酸为主。珠母层含氨基酸以现氨酸、甘氨酸、缬氨酸、天冬氨酸为主。

又含磷酸乙醇胺(phosphorylethanolamine),并含半乳糖基神经酰胺。

2.珠母贝,珠母层主要成分为贝壳硬蛋白和碳酸钙的含量在92%左右,有机物占5%左右,含铝、铜、铁、镁、锰、钠、锌、硅、钛等金属元素,含组氨酸、精氨酸、苏氨酸、丝氨酸、谷氨酸、甘氨酸、丙氨酸、缬氨酸、亮氨酸、胱氨酸、酷氨酸、天冬氨酸、苯丙氨酸、蛋氨酸等14种氨基酸;棱柱层(prismatic-calaite layer)水解液中含丝氨酸和甘氨酸等;珍珠层含贝壳硬蛋白和其他蛋白质,另含卟啉(porphyrin)。
药理作用

以马氏珍珠贝的珍珠层粉末给家兔后,血中钙离子浓度,与给碳酸钙后几无差别。其30%硫酸水解产物,含有:白氨酸、蛋氨酸、丙氨酸、甘氨酸、谷氨酸、天门冬氨酸等氨基酸,对兔的耳壳血管及血压无作用,但能增大离体蟾蜍心跳振幅,降低离体兔肠张力,对兔有短暂的利尿作用。珍珠层4N盐酸提取液能抑制组织胺对离体豚鼠小肠的收缩作用。其乙醚提取液能抑制组织胺对肠管的收缩,防止组织胺引起豚鼠的休克及死亡;对马血清致敏的豚鼠过敏性休克虽不能防止,但对脏器过敏,如对豚鼠离体肠管、子宫的收缩,则有抑制的倾向。珍珠贝壳粉对小鼠肉瘤-180有抑制作用。珍珠层30%硫酸水解产物,可使蟾蜍离体心脏跳动幅度加大,使兔离体肠管紧张性降低,对兔并有短暂的利尿作用。酸水解物的乙醚提取液(除去钙),有对抗组胺引起的肠管收缩作用,并能保护豚鼠因组胺引起的休克,此外尚有升压作用。马氏珍珠贝珍珠层、珍珠水解液,全脏器(含肉)、精卵液提取液中的牛磺酸,0.5ml/只腹腔注射,用剪尾法测定出血,能缩短小鼠出血时间,且较催产素缩短51.4%;0.75ml/kg静注,明显增强兔在体子宫的收缩作用,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,比脑垂体后叶素持续时间长;94.1ml/kg腹腔注射,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。
炮制

1.珍珠母,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及灰屑,打碎。

2.煅珍珠母,取净珍珠母置适宜容器内,用武火加热,煅至酥脆,取出放凉,打碎。

3.珍珠层粉,取净珍珠母用砂轮磨去外、中层,保留内层(珍珠层),浸入50×的高锰酸钾中消毒30min,再用清水洗净,粉碎,过130目筛,水飞,烘干,再粉碎,过200目行筛后干燥即可。
归经

肝;心经
性味

味甘;咸;性寒
注意

脾胃虚寒者慎服。
功能主治

平肝潜阳;安神定惊;清肝明目。主头痛眩晕;心悸失眠;癫狂惊痫;肝热目赤;翳膜遮睛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10-30g,打碎先煎;右研末,每次1.5-3g;或入丸、散。
复方

①治肝阳上升,头晕头痛,眼花耳鸣,面颊燥热:珍珠母五钱至一两,制女贞、旱莲草各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常用中草药图谱》) ②治心悸失眠:珍珠母五钱至一两,远志一钱,酸枣仁三钱,炙甘草一钱五分。水煎服。(《常用中草药图谱》) ③治内眼疾患(晶体混浊,视神经萎缩):珍珠母二两,苍术八钱,人参一钱。水煎,日服二次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各家论述

1.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滋肝阴,清肝火。治癫狂惊痫,头眩,耳鸣,心跳,胸腹膜胀,妇女血热,血崩,小儿惊搐发痉。

2.《饮片新参》:平肝潜阳,安神魂,定惊痫,消热痞、眼翳。

3.《吉林中草药》:止血。治吐血,衄血,崩漏。

4.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此物(珍珠母)兼入心、肝两经,与石决明但入肝经者不同,故涉神志病者,非此不可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
2022-11-26


上一篇:珠子参

下一篇:珍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