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表半里最初出现于《伤寒论》526

冯世纶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

对于半表半里是谁先提出、最早见于何处?历来争议不断,多数人认为是成无己先提出,理由是《伤寒论》记载是“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”,而成无己才明确提出“半表半里”。即“半在里半在外”,和“半表半里”不是同一词义。但也有的人提出成无己所称半表半里是错误的:“张仲景本无半表半里证之说,《伤寒论》第148条有‘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’一句,成无己《注解伤寒论》提出了半表半里一语,实为误解。”松冈的考证结论明确指出:“东洋医学将外和表,经常作为具有同样意义的词语被使用,而且‘内’、‘中’、‘里’亦同样被看作同义词。文献表明,主持校正的林亿等,几乎不加区别地将此类词语皆作为同义词处理。”因此,松冈的考证说明了《伤寒论》第148条所记载的“半在里半在外也”即是半表半里之意,即半表半里最初出现于《伤寒论》。当然,半表半里是否出现于《伤寒论》更要看《伤寒论》的主要内容。

首先要明确,《伤寒论》的主要理论、基础理论是八纲,即寒、热、虚、实、阴、阳、表、里八者,前寒、热、虚、实、阴、阳六者,标明了疾病的病情病性;后表、里二者,标明了疾病的病位。一些考证资料说明,如《汉书·艺文志·方技略》记载:“经方者,本草石之寒温,量疾病之浅深。”浅深亦是表里、外内的同义词,即汉以前用八纲辨证,病位概念只有表和里,尚没有六经辨证理论。经方应用方证对应理论的发展,至汉代产生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,因此,胡希恕先生明确提出:“《伤寒论》的六经来自八纲。”反复读《伤寒论》可知,半表半里是产生六经的关键。考证《本经》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、《伤寒论》可见确切轨迹。半表半里概念仍是八纲病位概念,是表和里的衍生概念,产生于《伤寒论》,如第97条:“血弱,气尽,腠理开,邪气因入,与正气相搏,结于胁下。”是说病不在表,往里传,但不是里;第147条:“伤寒五六日,已发汗而复下之,胸胁满,(阳)微结,小便不利,渴而不呕,但头汗出,往来寒热,心烦者,此为未解也,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。”发汗表当解,攻下里当解,这里的“此为未解也”是说伤寒表证,治用发汗,表证当解,病不愈入里,用下法治疗里证当解,即病已无表证和里证,今“此为未解也”,已注意到证不解不在表、不在里,在哪里呢?经过历代经方家不断临床观察、不断总结经验,终于认识到人体患病后,疾病所出现的病位,不但有在表者,有在里者,还有很多在两者之间者,即半表半里者,此即记载于第148条:“伤寒五六日,头汗出,微恶寒,手足冷,心下满,口不欲食,大便硬,脉细者,此为阳微结。必有表,复有里也……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。”即认识到具有这些特点的证其病位为半表半里。

本来外和表,内、中、里是同义词,半在里半在外与半表半里同义,实指半表半里,但为什么历来一些人不认为有半表半里呢?原因是如果以《内经》的六经释《伤寒论》,那么半表半里的概念是模糊的、混乱不清的,或根本不存在。如以六经来自八纲读《伤寒论》,则很容易看到《伤寒论》中有许多半表半里的条文、内容。仔细读这些条文,可知汉代经方家从应用方证对应实践中,先认识到病在表不解,多传于里,渐渐又认识到病在表不解,尚有不少者由表传于半表半里者,这是与汉前的经方家认识的主要不同,即汉前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汤液经法》的病位概念只有表和里,发展至东汉,由于应用方证对应的经验而体会到病位还有半表半里者。

关于半表半里出现在何时、谁先提出的问题,松冈的考证已很明确:尽在《伤寒论》中。有关于此,杨绍伊以特殊考证认为《汤液经法》原书已失传,但它的内容却一字无遗地保存于《伤寒论》中,因此他于1948年出版的《伊尹汤液经》一书,分列了《汤液经法》原文和张仲景及其弟子论广加入的条文,凡属《汤液经法》原文者顶格写,凡属张仲景亲自加入的条文低一格写,凡属张仲景弟子加入的条文低两格写。虽然他这种考证方法有待商榷,同时从全书的内容看,杨绍伊对半表半里认识并不明确,但正因为如此,则更客观说明了有关半表半里的条文皆列属于仲景及其弟子加入,如第265条:“伤寒脉弦细、头痛发热者,属少阳。少阳不可发汗,发汗则谵语,此属胃,胃和则愈,胃不和烦而悸。”第269条“伤寒六七日,无大热,其人躁烦者,此为阳去入阴故也”及前述第147条和第148条等皆属仲景加入条文。而第97条等条文为仲景弟子加入条文。从中可看出:以上有关半表半里诸条文,在汉前的《汤液经法》中尚无记载,恰是张仲景及其弟子论广后加入的(《解读伊尹汤液经》),而且详细记载了半表半里的证候特点,以及半表半里的治疗原则和具体方证。

2022-11-26


上一篇:合谷配太冲、人中治晕厥

下一篇:妙用乌梅治验二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