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人参240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刺人参


拼音注音
Cì Rén Shēn

别名

刺参、东北刺人参
来源

五加科刺人参属植物刺人参Echinopanax elatus Nakai,以根及根状茎入药。春季采,晒干。
性味

甘,温。
功能主治

滋补强壮,解热,镇咳,调整血压。用于体虚咳嗽,高血压症。
用法用量

1~3钱,干根研粉冲服。
备注

(1)东北地区民间认为本品有调整血压的作用,高血压病人服之可以降压,低血压患者服之,可以适当升高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刺人参


拼音注音
Cì Rén Shēn

出处

《吉林中草药》
来源

为五加科植物东北刺人参的根。春季采挖,晒于。
生境分布

生于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层深厚处,见于针叶林带的混交林中。分布吉林等地。
原形态

落叶灌木。根粗大,呈棒状。茎直立,有刺,节部特别多;树皮淡灰黄色。叶互生,掌状3~5裂,基部心形,边缘有锯齿和刺毛,叶脉亦有刺毛。花白绿色,集成许多小伞形花序,成总状排列在主轴上,花梗密布褐色毛。浆果状核果扁球形。花期8月。果期8~9月。
化学成分

根含生物碱、皂甙、挥发油、多糖。尚含强心甙。其他部分都含挥发油。
功能主治

《吉林中草药》:"解热,镇咳。"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2~3钱。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刺人参


拼音注音
Cì Rén Shēn

别名

东北刺人参
英文名
Root of Tall Oplopanax

出处

出自《吉林中草药》。

《吉林中草药》:国外研究,刺人参近似人参作用。有待进一步探讨。
来源
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刺参的根及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plopanax elatus Nakai[Echinopanax elatum Nakai 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茎或挖取根部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生境分布
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00-1550的针叶林、针阔叶混交林、落叶阔叶林带排水良好、腐殖质肥沃处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地区。
原形态

多刺藻叶灌木,高约1m,稀达3m。根粗大而长,呈棒状,侧根少。茎直立,少分枝,有刺,节部刺多。树皮淡灰黄色,贿部大,呈白色;芽鳞褐色,密生刺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4-18cm,密生针刺,基部膨大抱茎;叶片掌状3-5裂,长8-20cm,宽12-32cm,裂片三角形或阔三角形,上面无毛或疏生刚毛,下面沿脉有短柔毛,基部心形,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或芽齿,生有刺毛,上面暗绿色,主脉凸起,疏生刺毛,下面淡灰绿色,沿脉密被刺毛,侧脉和网脉均明显。圆锥花序近顶生,长8-18cm,主轴密生短刺和刺毛;伞形花序直径9-13mm,有花6-10朵,棕黄褐色;花颧5,无毛,边缘有5小齿;花瓣5,长圆状三角形,白绿色;雄蕊5;子房下位,2室,花柱2,基部全生或合生至中部,长约3mm。果实为浆果状核果,略呈扁球形,直径7-12mm,黄红色,宿存花柱长4-4.5mm。花期6-7月,果期8-9月。
化学成分

根含左旋芝麻素(sesamin)[1],齐墩果酸(oleanolic acid)[2],丁香甙(syringin)。丁香树脂酚又葡萄糖甙(syringaresinol di-O-glucoside)[3],刺五加甙(elenhteroside)A、B、B1、C、D、E、F、G[4,5]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胡萝卜甙(daucos-terin),正二十七烷醇(n-heptacosanol),L鼠李糖(L-rhamnose),蔗糖(sucrose)及异油酸(isooleic aicd),壬二酸(azelaic acid),3-羟基十六烷酸(3-hydroxyhexadecanoic acid)等脂肪酸[6]。

要有茎中含按发油,已鉴定有橙花叔醇(nerolidol),香榧醇(torreyol),布藜醇(bulnesos),α-十二碳烯醛(α-dodecenal),3,7,11-甲基-2,6,10-十二碳三烯-1-醇(3,7,11-trimethyl-2,6,10-dodecatrien-1-ol),ξ-及γ-荜澄茄烯(cadinene)、愈创奥醇(guaiol),柏木醇(cedrol),α-及β-蒎烯(pinene),正辛醛(n-octanal),罗勒烯(ocimene),紫苏烯(perillene),2,6-二甲基庚醛烯(2,6)-dimethyl-heptalene),龙脑(borneol),已酸龙脑酯(bornyl acetate),十四烷醛(tetradecanal),长叶烯(longifolene),金合欢醇(farnesol)等31个成分[7,8]。

叶含刺五加甙(eleutheroside)Ⅰ、K、L、M[9]。最近又从中分离得到25种三萜皂甙,除刺楸皂甙(kalopanax saponin)G,3α-羟基羽扇-20(29)-烯-23,28-二酸-28-O-α-吡喃鼠李糖基(1→4)-β-D-吡喃葡萄糖基(1→6)-β-D-吡喃葡萄糖甙[3α-hydroxylup-20(29)-ene-23,28-dioic acid-28-O-α-L-rhamnopyranosyl(1→4)-β-D-glucopyranosyl(1→6)-β-D-glucopyranoside]和3-表白桦脂酸-28-O-α-L-吡喃鼠李糖基(1→4)-β-D-glucopyranoside]和3-表白桦脂酸-28-O-α-L-吡喃鼠李糖基(1→4)-β-D-吡喃葡萄糖基(1→6)-β-D-吡喃葡萄糖甙[3-epibtulic acid-28-O-Αl-rhamnopyranosyl(1→4)-β-D-glucopyranosyl(1→6)-β-D-glucopyranoside]外,还有22种被命名为刺人参甙(cirensenoside)A-V,其中刺人参甙B、C、D、I、J、K、L、M、N、O、Q、T、U、V等14种属于以齐墩果酸(oleanolic acid)及其衍生物为甙无,在C28位连有糖链或在C3和C28位连有双糖链而成的三萜皂甙,刺人参甙A、E、F、G、H、P、R、S等8种属于以羽扇烯(lupene)的衍生物为甙无,也在C3位或C28位连有单糖甙双糖链而成的三萜皂甙[10-15]。还含黄酮甙:山柰酚-3-O-β-D-吡喃半乳糖基(1→2)-β-D-吡啧葡萄糖甙[kaempferol-3-O-β-D-glactopyronosy(1→2)-β-D-glucopyranoside],槲皮素-3-O-β-D吡喃半乳糖基(1→2)-β-D-吡喃葡萄糖甙[quercetin-3-O-β-D-galactopyranosyl(1→2)-β-D-glucopyranoside][16]。
药理作用

参见“五加皮”条。
性味

味甘;微苦;性温
功能主治

补气助阳;止咳;通络。主气虚体弱;神疲乏力;畏寒肢冷;阳痿;虚咳久嗽;风寒湿痹;糖尿病;高血压病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3-15g;或制为酊剂,每次30-40滴,每日2-3次,饭前服。
各家论述

《吉林中草药》:解热,镇咳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
2022-11-26


上一篇:刺参

下一篇:刮筋板